這一是個神秘的所在。
會注意它是因為旅遊書上一個不起眼的小篇幅,對於這種[巷仔內]的景點,通常都會特別吸引我,體內中那個小小的探險因子會突然活躍起來,呵。
仙洞巖,是一個深約80公尺的天然海蝕洞,海平面上升後自然浮現成形的一個洞穴,傳說曾有仙人在此修道而得名。仙洞巖係由三個洞所組成,供奉三寶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彌勒佛等神像供人膜膜。
▲入口處。
主洞頗大,牆壁上刻有石雕佛像,細部看也不馬虎,巧奪天工。如果沒有去過敦煌石窟,也許可以先到這裡來看看迷你版的小敦煌石雕。
來的時候雖是大晴天,不過岩壁上還是會滴水下來,很難想像若是在雨季或下雨天,洞裡不就也在下雨?真是一個新奇的地方。
雖是夏天,但石窟內還蠻涼爽,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自然風,唯香煙裊裊空氣品質不是很理想,所以沒辦法久待。
支洞狹長、窄小略曲折,從入口處看不到盡頭,只見一小細縫透著光,讓人很想一探究竟,對於有幽閉室恐懼症的人來說是一大挑戰。雖然我有些猶豫,不過還是鼓起勇氣走進去,因為我不就是為了一探這個海蝕洞而來的嗎?
不知道實際多長,應該有超過三十公尺深,感覺走了很久,有一段路甚至要躬身、低頭才過得去,整條石縫幾乎不能錯身,我想若超過八十公斤或是孕婦應該不太合適走。
羊腸小徑的盡頭是一個大石洞,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,好像進入金庸武俠小說的場景般,若是突然有一個灰白長髮的高人或僧侶出現就更像了,呵。
其實洞穴內設有佛龕,一樣很涼爽不過通風不佳,所以白霧茫茫,因此環顧四方一下就離開了。
很神奇的是,一向外出就不愛自己走路的sushi,在洞內最狹窄處放她下來走,她居然自己願意走,也沒有哭鬧,真的是有神秘力量加持啊!
離開寺廟後,在它的右側順階梯而上可以到達仙巖公園,坡度甚陡,抱小孩走有點危險,本來想放棄,結果老爺自告奮勇說他要抱,那就太好啦!哈~
▲中場休息,年紀大了爬樓梯好累啊~
▼危險有毒蛇這個招牌好少見,所以要拍下來留念一下。
拾級而上走到公園的至高點可以鳥瞰基隆港的貨櫃裝卸區,這個角度應該很少見,讓我看見另一個風貌的基隆港,也可以看到二高的盡頭,剛好黃昏夕陽西下,太陽隱身在雲層後面,漸層的雲彩和發電廠的三根巨大煙囪形成一個天然的畫布,如油畫般美麗。
公園的另一邊通往另一個寺廟,似乎在興建中,前方有個大廣場,放小孩下來漫步。
看著sushi搖搖晃晃的在夕陽下散步,感覺好幸福啊!
只是啊,這孩子太瘦,衣服果然不能買 [擋三冬]的,好像大嬸啊!
ps: [擋三冬]有看懂嗎?台語啦!就是買比較大件可以穿三年的意思,呵。
地址: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