乍看到這個作品時有一點嚇到,因為我還沈浸在可愛精巧的娃娃屋裡,突然來這麼一個巨大的鳥臉貴婦,真的有些突兀。
不過看到作品的名牌後,我忍不住笑了,這個作品名太逗趣了!
喋喋不休/Adnan Karabay 美國
作品介紹:從衣著判斷,三人顯然都是貴婦人,縱然高為貴婦,三婦閒居則喋喋不休,這大概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喔!當然那是以前的事,現在的婦人忙到沒有聊個半天的閒功夫了!
水都威尼斯/Bill Lankford 美國/比例1:24
挪威的聖誕節/Sue Packman & 林楊錦梅
作品介紹:窗外一片銀色世界,是標準的白色聖誕。本件原為一位化學工程師所製,因遷家而停頓,然後由國人接力把它完成的,可謂國際合作作品。
國際會議文館/Ray Whitledge 美國
我很喜歡這種鏡中鏡的感覺,從鏡中反射的另一角度去看物品。牆上的畫是真油畫,值得細細的觀賞。
加油站/Bill Lankford 美國/比例1:24
作品介紹:本作品兩個主題加油站與修車場,都與車有關,作者乾脆把它們蓋在廢輪胎上面,頗具幽默感。這裡的加油筒是生於台灣的我們難得一見之舊形式;此加油站顯然是位於郊外,廢車廢鐵棄之不顧、任其生鏽,實在很可惜。
昔日風彩/Bill Lankford 美國/比例1:12
傳統印刷店
祖母的愛心廚房
作品介紹:歐美有自行製作糕點的傳統,廚房在家庭裡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不分男女都有自己一套烘焙的秘方與絕技,碰到親人生日、結婚紀念日、傳統節慶等日子,就會大顯身手,製作出一道道精緻的糕點和親友一起分享。
埃及之家
仔細看戶外還有人面獅身像和金字塔。
貴婦人的粉紅臥室/Rosemarie Torre 美國 1996
作品介紹:本作品表現的是早期美國,俗稱殖民時期美利堅的有錢家庭。作者Rosemarie是德國移民,最喜愛帶有歐洲風味的殖民時期建築,特別擅長臥房的重現,粉紅則是貴婦人的最愛,也是作者喜歡的顏色。
古董書店/John Howard 加拿大 1999
作品介紹:看過電影「電子情書」的人對這件作品一定特別有感覺,女主角經營的傳統書店在現代競爭下慘慒淘汰,讓觀眾在電影落幕後仍為她深深感慨。古董書店雖沒有現代連鎖書店的寬敞明亮,卻有著老闆親切的服務和笑容,及一本本精裝名著,讓顧客在閱讀之餘,同時感受濃濃的人情味和古典情懷。
傳統照相館/John Howard 加拿大 1998
作品介紹:作者擅長把古典的平面圖書轉變成立體的袖珍作品,讓欣賞者可以一目了然昔日生活的風貌。
牆上斑駁的油漆和桌上的相本都非常的精巧,讓人想伸手進去翻頁看看下一頁是什麼?
家庭聚會前的準備/John Howard 加拿大 1998
東方家室/John and Peggy Howard, Canada 1994
作品介紹:作者是移民加拿大的英國人。為了製作本作品,他們夫妻光顧溫哥華的中餐廳十幾次,都吃成中菜通了。可是作成的中國屋仍是有點異樣,問那兒不對卻又答不出來,將之稱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房屋就是了。
卡洛婆婆的木屋
秋季即景
秋天總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季節,而一位已退休的老艦長住在這棟位在海邊懸崖上的豪宅內,現在他挽著他的夫人,在海風徐徐的吹拂之下,漫步於這一片綠葉轉紅的秋景中,緬懷逝去在海上的輝煌歲月,他的夫人如今也不用站在「望夫屋頂」憂憂仲仲的眺望,等待夫君平安歸來。
(以上作品資料摘自官網與作品說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