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,我的心裡也住著一個孩子。
這個地方想去很久了,一直沒有時間去,有了孩子後這種不太適合嬰幼兒(推車不宜)去的地方,都必需自動從旅遊名單中剔除。
直到生日前夕,H先生問我想要什麼?
那不是自投羅網了嗎?哈~
我想要……
時間、門票。
H先生允諾他會全程的看好小孩,不打擾我給我充足的時間,哇~那不是太美好了嗎?
此時不起而行,更待何時?
袖珍博物館,我來囉!
袖珍藝術起源
據了解,文獻上第一個娃娃屋Dollhouse是出現於德國,時代是十六世紀。當然,我們可以猜得出,是在德國的宮廷之間。當時娃娃屋(Puppenhaus)的造型以廚房及其擺設居多,據考究是用來教導小女孩幫忙家務,長大持家之用的。顯然,這些娃娃屋也用來做貴族之間,孩子們的生日禮物之用。然而這時候娃娃屋內外的縮小比例並不一致。
跟著宮廷間的通婚,Puppenhaus來到了荷蘭,在荷蘭它叫做Poppenhuis。之後它渡海到了英國,英國人叫它Dolls’ House,到此為止它還沒有跑出貴族門外。不過,進入十九世紀它終於流傳到城牆之外來了。從此Dolls’ House大放異彩,蔚然形成一股新興藝術。先前不甚考究固定比例的宮廷Dolls’ house在民間追求完美的要求之下被統一起來,作品的範圍更是無所不包,從描寫一般家庭起居至商店工廠,到帶有童話色彩的通通出現。製作技術突飛猛進,作品之逼真精緻之程度令人大開眼界,其藝術層次之高與宮廷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推開入口處大門,就可以看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「玫瑰豪宅 Rose Mansion」,就放在正中央,「玫瑰豪宅」是博物館第一件從西方帶進東方的大型娃娃屋作品。
玫瑰豪宅/Mr. Reginald Twigg
作品介紹:作者 Mr. Reginald Twigg 以本作品作為他的建築史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,前後共花費了三年的製作時間,之後在台灣完成了最後的修飾工作。作品完成發表之後榮獲國際權威的專業袖珍藝術雜誌 Nutshell News 評鑑為近 25 年來十大傑出作品之一。「玫瑰豪宅」的建築外觀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,而袖珍博物館的精神標誌即是濃縮了「玫瑰豪宅」的建築特色,象徵袖珍藝術的精緻、逼真、夢幻、浪漫、唯美的精神呈現。
來參觀的時候還是暑假期間人潮頗多,適逢農曆七月,我被玻璃櫥窗內的精緻娃娃吸引,久久不能移動我的步伐,旁邊的大學生(應該是吧!)正在嚇他的女友說:「她們晚上會起來開party唷!」
「那不是很像博物館驚魂夜,好可怕!」女孩笑著說
看來,沒有被嚇到,因為博物館驚魂夜基本上不驚魂,拍的太可愛了,讓我也想入戲當一下管理員。
害我忍不住拍了一張娃娃腳,晚上會起來動嗎?
1800年的廚房
作品介紹:這件是200年前的古董,也是袖珍博物館收藏的作品中歷史最悠久的一件,由創辦人於袖珍藝術的發源地-德國紐倫堡所收藏回來的,當時娃娃屋是貴族兒童的玩具,此作品是為了教學用途,比例雖不是主流的1:12,但真材實料。
黍葉娃娃
作品介紹:這是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偶然發現的娃娃,全是用玉蜀黍的葉子作的。過去人們就地取材,用來自大自然的材料製作玩具,黍葉娃娃就是其中一種。最受喜愛的黍葉娃娃多是歐洲早期移民美洲清教徒家庭成員的造型。
美國歐洲街景
作品介紹:這裡有花店、玩具店、糖果店、鐘錶行,還有起司和火腿的專賣店,街尾則是淑女們的禮服店。途中小公園裡,還有一個歐洲小鎮裡典型的涼亭。在商店街旁,一棟住家的二樓陽台上,一位老紳士正在想辦法追回他被風吹走的新帽子,驚險的鏡頭,讓他的老伴緊張的尖叫出來。
普羅旺斯的土產店
浮生半日閒
琴師出門的前刻/Brooke Tucker美國1995/比例1:12
音樂家的琴室/Brooke Tucker 美國1995/比例1:12
作品介紹:這是典型的法國式建築,窗外望出去,一片綠油油的法式庭院,好不舒暢!室內則是精雕細琢,佈置華麗而典雅。作者本身很喜歡法國裝飾,她自己的家就像這樣。
溫哥華南邊小廚房/Brooke Tucker美國1985/比例1:12
作品介紹:移居加拿大的華人多半喜歡住在溫哥華,因為那兒居住環境實在太好了。作者完成本作品,並沒有特定對象,只是偶而看到相似的廚房在那裡,便以此為名。
英國貴族後代的宅邸/Brooke Tucker美國1997/比例1:12
作品介紹:像許多繼承而來的大宅院一般,這間房子外面是整齊的宅邸前院,內部則是殖民時代風味的裝飾搭配講究的皮製傢俱。每天除了馬術以外,主人似乎就是巡視他世襲的莊院與田園,偶而也打打高爾夫,一雙高爾夫球鞋還在衣櫃裡。還有摺疊整齊的襯衫和領帶,都是名牌的哩!
仔細看櫃子裡的衣服,真的是一件件,不是圖片或是幾塊布,真是太精緻了,好想把自己縮小走進去看一看。
街頭商人
倫敦東郊/英國1995/比例1:12
作品介紹:每一個都市有她繁華的一面,也有不欲人知的一面,曾經號稱世界第一大都市的倫敦亦是如此。本作品的作者是英國人,他最喜歡把被遺忘的一面拉出來見光,這也許是他對貧富問題的另一種意識的表達。倫敦市已在大力整頓東區,原來的倉庫區、貧民區每年都在改觀了。
貧窮感系列,沒錢就搬家/吸毒者的下場/貧民收容所
(以上作品資料摘自官網與作品說明)
九月活動,現任教師憑證購票可享半價。
館址:台北市建國北路一段96號B1
連絡電話:02-25150583
開館時間:週二~週日 10:00~18:00 (最後入館時間 :17:00)
週一休館(逢假日順延至次日)
票價:成人票 $180
優待票 $150 (學生、軍警、殘障、65歲以上的老人)
兒童票 $100 (小學、幼稚園及110公分以上兒童)